
發稿單位:社會局
發稿日期:114年2月22日
為強化高齡者心理健康,並配合高齡社會白皮書,臺南市政府社會局結合志願服務推廣中心辦理「114年臺南市靈性照顧志工教育訓練」課程,今(22)日在南區大恩里活動中心舉辦,針對本市志工進行培訓,使志工學會以更專業的方式關懷長輩,包含心理健康、靈性需求等,共計120名志工參加,講師分享多年第一線工作經驗,讓參訓志工們收獲滿滿。
黃偉哲市長表示,臺南市目前老年人口約36萬人,約佔全市人口19%,在人口高齡化趨勢下,社會更注重高齡者「靈性照顧」服務。因此自113年起針對志工訓練加入辦理靈性照顧與生命回顧方法、生命意義與自我價值的探詢等靈性知能培訓課程,讓志工得以協助社區長者不再懼怕碰觸臨終議題;今年度更導入生死教育新思維,引導志工及社區長者正向看待死亡課題,讓長輩能「自己為自己做主」,親自參與安排老後與臨終等生活。
社會局長郭乃文表示,社會局今年度規劃更貼近社區高齡者需求的「靈性照顧與生命教育」課程,自今(114)年2月14日起至2月23日舉辦靈性系列課程,將正向生命態度與觀念廣為宣導,希望讓志工透過課程,對於「老後生命安排」的話題,有更正面的討論,並能進一步將所學帶入社區,提供社區長者更專業的情感支持,未來並將持續研擬開設相關課程,為超高齡化社會做好準備。
本次課程聘請南華大學生死系助理教授兼副主任蔡長穎、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杜宜儒擔任講師,分別講述「現代社會中之生老病死」、「臨終關懷與生命陪伴之理念」議題;蔡長穎助理教授提到「善終四福」生無憂、老無累、病無痛、死無憾,「五道人生」道歉、道謝、道愛、道別、道諒;以及避免斷不去、捨不掉、離不開的生活方式等。杜宜儒護理長則表示:「春夏秋冬,是一年必經的四季轉換,生老病死,是我們必走的生命歷程。人的一生,儘管高低起伏,悲喜交織,但在最終篇章來臨時,我們都希望,能為自己,畫下最完美的休止符!」講師們分享多年第一線工作經驗,理論及實務並重,讓參訓志工們收獲滿滿。
社會局並鼓勵長輩加入志工行列,不僅能增進人際互動,更能活化腦部,透過持續參與社會生活、志願服務或終生學習,讓老化成為一個健康正向的過程。志願服務相關問題可洽臺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06-2986649或社會局人民團體科06-2991111#5926、5927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