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外文化體驗計畫走出校園、文化to go 探索戰後臺灣與空軍眷村v.s藝然掘然探索趣

校外文化體驗計畫走出校園、文化to go 探索戰後臺灣與空軍眷村v.s藝然掘然探索趣

發稿單位:文化局

發稿時間:113年4月24日16:20

 

臺南的校外文化體驗計畫一共規劃10條路線,串連境內20個文化場館,主題遍及歷史、文學、工藝、表演藝術及風土飲食等,為期9個月的活動共啟動160輛專車,超過5000名師生實地探訪臺南珍貴的歷史遺跡與文化場域,讓藝術、文化與在生活觸發各種精彩,實踐了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」。

 

「探索戰後臺灣與空軍眷村」安排走訪水交社文化園區、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;「藝然掘然探索趣」前進南科考古館、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。不只了解戰後臺灣空軍與眷村文化脈絡,也帶領學生進入當代的劇場空間,一窺黑盒子的無限趣味。

 

有「全台最美眷村」美譽的水交社文化園區,曾是日治時期駐防臺南機場的臺南海軍航空隊官兵、眷屬居所。國民政府遷臺後,成為443聯隊基地,也被稱為空軍雷虎特技小組的故鄉,學生爭相模擬飛行的滋味,也開心與園區陳列的飛機合影。

 

為了保存因開發南科園區所進行搶救發掘的遺址出土珍貴文化資產,應運而生的「南科考古館」,是南臺灣唯一史前文物、博物館密室,透過多元導覽方式,把史前文物變得更有趣。「參訪考古館,讓學生分得出來考古跟化石不同!」許多學生都知道有南科,卻不知道有一座考古館,藉由參訪,開拓學生視野,半天遊程是坐在教室一整天也未必有機會碰觸、學習的知識。

 

「藝然掘然探索趣」還帶著學生進入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欣賞演出。偏鄉學子連去文化中心都不容易,遑論進劇場近距離欣賞演出?孩子們在劇場看到不同表演形式,人偶、皮影戲、光影效果等,有別一般傳統校外教學,沉浸在藝術、劇場的文化洗禮,有機會在學生的心中,種下種子。

 

負責在劇場演出的「勾勾手合作社」結合考古館素材,將相關元素編寫進《初生》戲碼,啟發孩子們思考生命以及想成為怎麼樣的人。「勾勾手合作社」提到,當孩子們在劇場發出「哇」的此起彼落讚嘆聲,相信這些欣賞藝術的身體記憶,將留在他們的生命。

 

走出校園的文化體驗,打開孩子們視野,也讓藝術成為素養教育的好幫手。面對數位時代必備素養,資訊取得容易,創造力、獨特性與想像性是最重要的,而這也必須仰賴藝術、文化去強化,「也許有一天,這些孩子長大之後,搞不好成為劇場表演者、藝術推廣者或成為考古人員…!」

  • 0424.文化togo學生於臺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合照_0
  • 0424.文化togo學生於水交社文化園區前合照_0